【CPS中安网 cps.com.cn】 全世界大概每一分钟因交通事故死亡一人;交通拥堵还浪费了时间、增加了排放。安全始于行,智能网联要做的,就是改变这一切。
有人说,对于智能交通,下一个万亿市场,必有智能网联一席,这几年,关乎于智能网联的声音成为智能交通产业最强音。智能网联,一时间成为风口,风口之下,皆为商机,挑战也无处不在。
智能网联的机遇,争春待有时
随着华为任正非信誓旦旦绝不造车,只做智能网联,让这个市场热度更甚。
那什么是智能网联?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是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
其实我们可以解读,智能网联就是下一代的车联网,要让人、车、路、环境和谐共生且步调一致。
政策持续利好
2019年2月,工信部召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编制工作启动会,工信部苗圩部长担任规划起草组组长苗圩部长指出:发展下一代车联网,可以促进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可以促进智慧交通管理能力提升,实现百姓安全便捷高效出行,提升百姓获得感,可以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社会节能减排。
如果2019年为智能网联在政策上定好步调,那2020年就是智能网联汽车迎来标准化关键之年,4月16日,工信部对外发布了《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重点提出,将以推动标准体系与产业需求对接协同、与技术发展相互支撑,建立国标、行标、团标协同配套新型标准体系为重点,促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和规范作用,支撑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时隔近两个月,在11个国家部委联合颁布《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之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再获政策支持。《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已经明确了,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
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加速发展的大趋势下,《工作要点》再次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注入强心剂。此次,工信部将2020年视为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化体系建设第一阶段的收官,同时也是下一阶段的布局开展之年。
《工作要点》指出,2020年希望完成标准体系阶段性建设目标。首先,加快完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实现《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第一阶段建设目标,形成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为实现支撑高级别自动驾驶的标准体系第二阶段建设目标提供基础保障。
其次,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标准制定及实施评估机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针对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信息安全、功能安全、汽车网联功能与应用等技术领域特点,有计划、有重点地部署标准研究与制定工作。同时,要实现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闭环管理与持续完善。
再次,新基建肯定是智能网联的福音。对于新基建,我们将迎来最明显改变是网络、计算、存储、智能等基础能力在易用性、成本合理性、能力边界上的进一步突破。那么随之而来智慧交通体系可以在垂直场景中合理利用技术的发展,达成向深度突破的能力,从而完成持续的创新突破。
对于交通体系而言,每一个场景能带来的价值优化,组合放大起来的价值最终都会成为时代所需。
智能网联是智慧交通落地的主要抓手, 2015—2025是基于车联网平台和C-V2X车路网云协同的智能网联服务阶段,对于未来,才是车联网的最高阶段,即智慧出行服务。那时,搭载5G的自动驾驶将真正随处可见,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出行中的标配。
除了政策利好外,智能网联还有惊喜。
商业部署不断加快
智能网联将成为5G的主要应用场景,5G网络的优势将为智能网联规模商用提供重要支撑;福特汽车、英特尔、爱立信、高通、北美松下等16家巨头联合要求美国政府采用C-V2X技术。高通已与大唐电信共同开发基于蜂窝车联网的芯片组,已在2019年支持商业部署。
技术产品更加成熟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各企业人车语音交互技术等领域的投入将继续加大融合智能网联技术的车载终端平台,为车主提供语音、手势控制服务,创造更为便捷、安全的驾驶体验车联网将与保险业实现互联,凭借“车联网保险”有效降低车主出险事故率,节省理赔成本。
智能网联的挑战
机遇与挑战并存,智能网联虽在春风里,但还是要跨过诸多“坎坷”,方能